志愿快播

不看不知道,原来做志愿的好处有这么多!

2017-06-01张军文 广东志愿者

  志愿者活动对志愿者个人人格的完善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志愿者活动,能帮助志愿者本身近距离地了解社会,加速人格的社会化进程,形成亲社会性人格;

  志愿者活动中奉献爱心的过程能帮助志愿者培养感恩意识,提升主观幸福感;

  同时,志愿活动还为个人提升组织领导能力等提供了舞台。

  总而言之,除了对社会有益、对被服务者有益,志愿服务也能让志愿者本身成为更好的自己,是个人完善自身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

  志愿者与志愿者活动

  根据我国主流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的定义,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志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志愿者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现代志愿者服务是一项人们自愿践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事业。回顾过去几十年人类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都离不开志愿者的无偿劳动和付出。无论是性命攸关的自然灾害,如汶川大地震、印尼海啸;还是世界范围文体盛会,如奥运会、奥斯卡颁奖礼;甚至我们每个人身边扶助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社区活动,都离不开志愿者们都身影。这些活动也可以说是志愿者活动的典型代表。

  在过去,人们对志愿者活动存在一定误解。许多人认为从事志愿工作只是少数人的社会活动,只有那些经济能力较强,个人时间较为充裕,同时性格较为乐善好施的人群才能参与。还有一些人,认为志愿者工作是为了减轻专业人员的工作负担,一些机构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才会需要志愿者工作。这种认识是较为片面的,已经被时代所淘汰。

  通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在我国,人们对志愿者活动和志愿者的认识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逐步走向成熟。现在,人们普遍承认,参与志愿者工作,是人们表达对社会不完善一面的关注的一种方式,力所能及地改善社会环境进行的一种努力,对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的一种无偿服务。也是人们回馈社会,服务社会,有效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之一。 志愿者活动没有人群限制,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

  然而,尽管人们对志愿者活动和志愿者的认识有了一定提升,但这种认识仍然是不够成熟、不够全面的。这种不全面体现在,志愿者活动对志愿者个人的影响,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了。事实上, 志愿者活动对志愿者本身的人格也存在潜在的提升效应。

  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

  亲社会性人格

  亲社会性人格是指能够持续关注他人的权益福利,对他人表示出注意和关怀倾向的人格。亲社会性人格是个体作出对社会有益的行为的内在动因之一。亲社会性人格的人,其所作所为符合社会的期望,能够自愿做出为他人带来益处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对个人本身并没有明显的好处。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形成和维持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亲社会性人格往往能够更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社会普遍适用逻辑和规则。通俗来说就是较为适应社会,这种类型的人格能在社会活动中,获得较高的认可度,其行为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赞同和肯定。

  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亲社会性人格。志愿者活动首先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社会活动,具有社会活动的一切属性,展开社会活动本身是人格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其次,志愿者的主要活动是为他人提供帮助。通过志愿者活动,个体对他人的权益、福利将更敏锐,能够培养注意和关怀他人的意识。第三,亲社会人格可以通过在后天环境中不断学习而形成。参与志愿者活动,提供亲社会性的学习环境,通过观察他人对弱势群体的帮助,不断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自身,也有助于个体培养亲社会性人格。

  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

  组织领导能力

  由于志愿者活动是公益性质的,志愿者群体往往不存在行政层面的领导。其活动多是开放性且有一定组织纪律要求的。大多数情况下,志愿者群体在进行活动时,往往根据志愿者活动等特定情况而对活动展开组织管理。 这就给了每个志愿者在活动中锻炼自身组织领导能力的机会。

  能否有效地组织一个群体,有序地完成一项目标,是评估一个人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志愿活动中,从确定活动服务对象,判断活动类型,到召集志愿者群体,号召大家参与活动,确定活动的时间形式地点,再到对活动成果的评估和总结,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对组织管理能力的锻炼。同时,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与其他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等的沟通交流,也能帮助志愿者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它活动的组织管理不同,志愿者活动由于其特殊性,成员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比其他社会关系更加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大环境下展开活动,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人群,能够有效放下心理包袱,把握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加强对自己的锻炼。志愿者通过志愿活动的组织管理,经验积累,并应用到其他生活场景中,既是对自身的提升,同时又对提高其他社会活动的运行效率有潜在的积极作用。

  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

  感恩意识

  现今社会中存在着一些自我中心、个人主义、自私、冷漠等不良的人格倾向,使得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受到冲击。不少人尽管在行为上仍然能按照普遍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但内心却对传统的道德观念不屑一顾,少数人甚至丧失了内心对父母、师长的感恩之情。

  志愿者活动,通过对弱势群体,如老弱病残困的帮扶,唤醒和激发人们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同理心。使人们通过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举动重新审视自身的问题,为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提供机会。 让良知和道义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价值从社会生活中直接呈现出来。

  一项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调研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程度越深,大学生感恩水平越高,越容易对他人产生感激。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 人们在为他人提供服务的经历,能强化自己受他人无偿帮扶的情景时的共情和反思,从而唤醒感恩的心。同时,通过这种感恩的价值体验,能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唤起人们主动丰满空虚的精神世界的冲动,是形成人格塑造的良性循环。

  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培养

  幸福感

  心理学中的移情效应,指的是人类能够理解他人的感情变化,具有感受他人的感受的能力,我们日常生活中观赏影视剧会有类似的体验,当我们看到屏幕中人物的欢乐场景时,自己也感到愉悦,当我们看到故事中讲述不公平的情形时,也会跟随主人公一起咬牙切齿感到愤慨。这就是移情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

  在志愿者服务中,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时,由于服务对象一般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对志愿者的服务充满了感恩,得来不易的帮助大多数情况下会让他们感到幸福。这时,移情效应使得志愿者自身也能感受到被帮助者的感激之情。 为他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和生命的充实。

  同时,助人不仅是对社会有益的事,参与志愿服务,真诚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看到困难中的人们因为自己的帮助而有所改善,看到社会某方面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改善,也能令志愿者自身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幸福感是一种个人感受。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加上中华民族“向前看”的进取的民族性格,让人们常常只关注于那些更快更高更强的生活,给自己加压,对生活充满了不满足。而当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走到更为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时, 人们将意识到幸福感的获得其实远比自身想象的要简单。

  本文节选自《志愿者活动对完善个人人格的潜在效应》,作者: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张军文,知名公益达人“志愿哥”,中国志愿服务培训师,公益慈善学院热点观察员,广州青年作家,广州资深志愿者领袖。

  本文由志愿君整理发布。

责任编辑:刘亚楠
中国志愿者网回到顶部